時間:2005-05-08
瀏覽量:2950
獲1993年度衛(wèi)生廳表揚獎
獲得者:李學忠 金淑仙 楊品芳 余文祥
云南省瘧疾防治研究所
提要:本文對采自我省不同瘧區(qū)162份干血滴,包括惡性瘧51例與間日瘧111例,采用由當?shù)胤蛛x的惡性瘧原蟲可溶性抗原進行ELISA 試驗,并用食蟹猴瘧原蟲(P.cynomolgi)替代抗原作對比,結果顯示使用兩種抗原的陽性符合率基本一致,但是用P.f抗原的幾何平均滴度顯著高于用P.c抗原者(371.76,324.68;P<0.05),用P.f抗原測惡性瘧患者血清陽性幾何平均滴度顯著高于用P.c抗原(527.8,383.71;t=1.72P<0.05)。在單純間日瘧區(qū)采集的49份血樣使用P.c抗原的抗體陽性幾何平均滴度顯著高于P.f抗原,前者為388.84,后者為250.79(t=2.91 P<0.01.)
為提高微量酶聯(lián)免疫吸附試驗的靈敏度及應用于現(xiàn)場調查的準確性,本文用體外培養(yǎng)的惡性瘧原蟲制備抗原進行試驗,并同時用食蟹猴瘧原蟲抗原作比較。
材料和方法
一、抗原制備:
1、同種抗原:所用惡性瘧原蟲系由思茅縣一男性青年患者血中分離獲得, 用Trager等的燭缸法培養(yǎng)傳代。
2、替代抗原:食蟹猴瘧原蟲自感染黃猴體內獲得。當寄生率均達10%左右并以裂殖體和大滋養(yǎng)體期為主時收集,經2,000rpm離心20分鐘,棄上清后再用PBS pH7.4洗滌2次,壓積細胞用過量重蒸水充分溶解2次,即得呈棕褐色的瘧原蟲,加入
二、結合物制備:根據(jù)駱加里的戊二醛過碘酸鈉簡易標記法進行標記。羊抗人IgG為本所自制,辣根過氧化物酶系上海東風試劑廠產品,RZ=3,標記后加等量甘油混勻保存,測試結合物最適稀釋度,以消光值為1. 0 時的滴度作為最適稀釋度,結果為1:4000(純濃度為1:8000)。
三、血樣來源:162份陽性干血滴分別采自惡性瘧兼有間日瘧流行的瘧區(qū)( 下稱混合瘧區(qū))113份,以及單純間日瘧流行的瘧區(qū)49份。健康人干血滴采自己控制流行20 余年的思茅城區(qū)托兒所及小學共87份,每例試驗對象均經原蟲血片鏡檢,并由耳垂前取血蘸在濾紙上使自然擴展至徑為
四、試驗方法:按1978年WHO酶標學習班講義進行,采用上海塑料三廠生產的40孔聚苯乙烯反應板作載體,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羊抗人IgG,底物使用鄰苯二胺(OPD)過氧化氫(H2O2)系統(tǒng),每份血樣同時用兩種抗原平行測試,結果判讀用MR590型Micro ELISA Minireader,選用490nm波長。[NextPage]
結 果
一、兩種可溶性抗原最適稀釋度的測量:用pH9.6碳酸緩沖液分別將兩種抗原作1:50~1:12,800倍比稀釋后順序包被平板,按常規(guī)操作用2份惡性瘧與1份間日瘧陽性血滴作1:100稀釋平行測定PBS為對照,選擇消光值1.0時的稀釋度為最適稀釋度,結果兩種抗原均為1:1000。
二、兩種抗原陽性閾值的確定:按常規(guī)測試,所采集的162份陽性干血滴及87份健康人干血滴,以第一個稀釋度(1:100)的消光值為準,選擇上述兩種血樣消光值差異最顯著點作為閾值。試驗結果,陽性值定為消光值0.4以上(含0.4)。
三、用兩種抗原同法平行測試162份陽性干血滴的抗體陽性率,P.f抗原為99.38%,(161/162),P.c抗原為97.53%(158/162),兩者無顯著差異(P>0.05),但P.f 抗原的陽性幾何平均滴度顯著高于P.c抗原,分別為371.76和314.25(P<0.05)。另外用P.f 和P.c抗原檢測87例健康血樣,假陽性率為1.14%和8.04%,前者低于后者。
四、兩種抗原的特異性:為進一步了解兩種抗原的特異性,將51例惡性瘧以及在111例間日瘧中采自混合瘧區(qū)的62例,采自單純間日瘧流行區(qū)的49例分別用兩種抗原測試,結果抗體陽性率基本一致,但p.f抗原對同種血樣的陽性GMRT顯著高于p.c 抗原(527.8,383.7T;t=1.72,P<0.05)。而p.c抗原檢測單純間日瘧區(qū)49份血滴的陽性幾何平均滴度高于p.f抗原(288.84,250.79;t=2.91,P<0.01);而有p.f 抗原檢測混合瘧區(qū)62份間日瘧血滴抗體陽性幾何平均滴度顯著高于用P.c抗原(386.8,220.06;t=4.49,P<0.01),可能與這些患者中有些以往患過惡性瘧殘存有p.f抗體有關。
討 論
應用ELISA檢測瘧疾抗體,國內外已有不少報道,Spencer等應用體外培養(yǎng)p.f 制備的抗原在薩爾瓦多試驗表明ELISA是瘧疾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的一種靈敏方法;Quakyi等證明p.f抗原對同種陽性血清滴度高于異種;王捷等應用p.f抗原檢測3.7份確診瘧疾病人的瘧疾抗體,兩者陽性符合率為90.2%,其中惡性瘧陽性符合率為94.3%, 間日瘧符合率為84.9%。表明對惡性瘧的陽性符合率明顯高于間日瘧。目前對p.f抗原與p.c抗原進行ELISA的比較尚不多見。為比較兩種抗原的使用價值,本研究應用從思茅縣分離的一株惡性瘧原蟲培養(yǎng),僅用寄生率約10%、壓積細胞約3ml 的蟲血制備的可溶性抗原,其效價即與用35ml寄生率為10%的P. cynomolgi蟲血制備的抗原基本相同,均為1:1000左右,制備本株p.f抗原、蛋白含量較低且未經同步性處理,說明本株p.f抗原活力較高。
本試驗使用p.f抗原進行ELISA對87份健康兒童血樣的測試,符合率達98.9%,而P.c抗原對這87份健康人血樣進行平行測試,符合率只有92.0%,假陽性率為8.1%(7例)。 對162例確診患者干血滴的試驗,結果用P.f抗原的陽性符合率為99.4%(161/162),其中一例假陰性患者是出生三個月的嬰兒,于發(fā)病當天采血,出現(xiàn)假陰性反應,可能是免疫系統(tǒng)尚未發(fā)育完全,對病原體的刺激不不能產生應答以及發(fā)作時間短、IgG抗體尚未產生到足以被這種方法查見的水平。如果排除這一例,則p.f抗原對該批確診陽性患者的血滴,抗體陽性符合率為100%,而用p.c抗原的符合率僅為96.9%,兩種抗原的陽性符合率有顯著差異;P<0.025。進一步證實P.f抗原對檢出混合病區(qū)病人血清抗體的靈敏度較高。
應用血清學的方法進行瘧疾流行病學研究,抗體滴度的變化是一項重要指標,作為動態(tài)的研究,抗體滴度水平的變化比抗體陽性率更為靈敏。本次試驗用p.f抗原檢測p.f患者血滴,抗體陽性GMRT顯著高于P.c抗原,證明P.f抗原對同種瘧疾有較高的特異性。反之,p.c抗原對間日瘧患者血樣有較高的交叉免疫反應,顯示P.c抗原與P.v 抗原可能有較多的共同成份。據(jù)此,我們初步認為,在混合瘧區(qū)使用p.f抗原優(yōu)于p.c抗原,而單純間日瘧區(qū)應用p.c抗原亦有較高的敏感性。
注:轉載請注明出處,謝謝合作
版權所有 Copyright ? 云南省寄生蟲病防治所 滇ICP備05004264號-3 滇公網(wǎng)安備 53080202000356號
技術支持:川海科技
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作者刪除!